永葆初心使命,爭當新時代先鋒 ——《習近平在廈門》輔導黨課 從1985年6月開始,直至1988年6月,習近平同志在廈門擔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習近平在廈門》一書正是以實錄的形式。
永葆初心使命,爭當新時代先鋒
——《習近平在廈門》輔導黨課
從1985年6月開始,直至1988年6月,習近平同志在廈門擔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習近平在廈門》一書正是以實錄的形式,向我們娓娓講述了這三年不平凡的時光,令人讀后為之振奮,深受教育。這本書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活教材,對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黨性修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學習中感到,該書彰顯出的幾個鮮明特征,對于搞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理想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習近平同志信仰堅定,一是來源于生活的磨練。閱歷本身就是一種知識。在習近平同志到廈門工作之前,他有無憂無慮的童年,十來歲開始飽嘗人間冷暖,7年下鄉(xiāng)經(jīng)歷,4年大學苦學,等等,生活經(jīng)歷使他認識了馬克思主義。二是來源于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他4、5歲就開始學習“國學”,每次調(diào)動工作,總有一皮箱書跟隨著他。長時間艱苦的學習探索,使他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三是來源于對祖國對人民的摯愛。這本書就是這種情懷的生動寫照,對人民的熱愛使他堅信馬克思主義能夠救中國。習近平同志在廈門三年的探索、實踐,更加體現(xiàn)了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
習近平在廈門工作期間多次講到,他自己把“自找苦吃,為老百姓做事”作為第一信念,這是他的人生觀。盡管會有很多坎坷,每天都經(jīng)歷不同的挑戰(zhàn),除非身體不行了,除非不讓他干了,他都會堅定不移走下去。這種堅定的政治信仰,伴隨著習總書記一路走來。面對各種誘惑和挑戰(zhàn),習近平同志指出:“在我們黨90多年的歷史中,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一種信仰,為的就是一個理想。”
為人民做事、為人民擔當,要成為人生追求。習近平同志1985年6月來,1988年6月離開,在廈門工作了三年時間,與廈門人民結下了深厚感情。后來,2010年9月他又回到廈門考察,在百忙之中不忘關懷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