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講稿:以“激濁揚清”之力,筑工會作風之基,促職工權益保障
同志們:
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進程中,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始終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與純潔性的關鍵所在。市總工會作為。
黨課講稿:以“激濁揚清”之力,筑工會作風之基,促職工權益保障
同志們:
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進程中,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始終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與純潔性的關鍵所在。市總工會作為全市各級地方總工會和市級各產(chǎn)業(yè)(行業(yè))工會的領導機關,在國家政權中扮演著重要社會支柱的角色,肩負著維護會員和職工合法權益的神圣使命。在此背景下,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重要論述,并將其切實貫徹到工會工作的方方面面,對于我們更好地履行職責、服務職工群眾,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今天,我就以這一主題,與大家進行深入交流。
一、以“居安思?!钡木?,洞察作風建設重要意義,夯實工會工作根基
(一)作風建設關乎黨的形象與公信力。黨的作風,如一面鏡子,映射出黨的形象,是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直觀呈現(xiàn)。優(yōu)良作風是黨先進性與純潔性的外在彰顯,能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黨的宗旨與初心。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中,黨憑借艱苦奮斗、密切聯(lián)系群眾等優(yōu)良作風,贏得了人民的衷心擁護與支持。市總工會作為黨聯(lián)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其作風狀況直接關聯(lián)著黨在職工群體中的形象。若工會干部作風優(yōu)良,辦事公正、高效,服務熱情、周到,職工群眾便會對黨充滿信任與愛戴;反之,若作風不良,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將損害黨的形象,削弱黨的公信力。我們務必深刻認識到,維護黨的形象,從自身作風建設做起,以實際行動為黨增光添彩。
(二)作風建設是工會履職盡責的關鍵保障。市總工會承擔著諸多重要職責,從貫徹黨的工運方針、引領職工聽黨話跟黨走,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再到組織職工開展勞動競賽、管理勞模等工作,每一項任務的高質量完成,都離不開優(yōu)良作風的支撐。只有秉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我們才能深入基層、深入職工,精準把握職工需求,為其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只有具備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的作風,面對職工權益受侵害等復雜問題時,才能挺身而出,堅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只有保持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的作風,在勞模評選、經(jīng)費管理等工作中,才能做到公平公正、規(guī)范有序。優(yōu)良作風是我們履行職責的“助推器”,是工會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重要保證。
(三)作風建設順應新時代職工群眾新期盼。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對工會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們期望工會能在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技能提升、權益維護、生活保障等方面發(fā)揮更大作用,提供更優(yōu)質、便捷、高效的服務。加強作風建設,正是回應職工群眾新期盼的必然選擇。我們要以職工需求為導向,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努力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工會(“娘家人”的溫暖與關懷,不斷增強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工會真正成為職工群眾信賴的組織。
二、以“刮骨療毒”的勇氣,查擺作風建設現(xiàn)存問題,精準定位改進方向
(一)思想認識層面。一是部分工會干部對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未將其提升到關乎黨和工會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高度來對待,存在麻痹大意思想,認為作風問題是小事,無傷大雅,從而在思想上放松了對自身的要求。二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重要論述學習不夠深入系統(tǒng),一知半解、淺嘗輒止,未能真正學懂弄通做實,難以將理論轉化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導致在工作中缺乏正確的思想引領,作風建設方向不明。三是缺乏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對新時代工會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認識不清,習慣于用老思維、老辦法解決問題,思想僵化,不能及時適應職工群眾需求的變化,工作缺乏創(chuàng)新性和主動性,這本質上也是思想作風不扎實的體現(xiàn)。
(二)工作態(tài)度層面。一是存在敷衍塞責現(xiàn)象,對待工作不認真、不負責,僅僅滿足于完成任務,而不追求工作質量和效果。對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缺乏深入思考和積極解決的態(tài)度,推諉扯皮,能躲則躲,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工會形象。二是服務職工的意識淡薄,沒有真正把職工群眾放在心上,沒有站在職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開展工作。在與職工溝通交流時,態(tài)度冷漠、語氣生硬,對職工反映的問題不重視、不及時處理,傷害了職工感情,削弱了工會與職工群眾的聯(lián)系。三是工作中缺乏敬業(yè)精神和奉獻精神,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對工作沒有激情和熱情,得過且過。在面對復雜艱巨的任務時,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缺乏攻堅克難的勇氣和決心,不愿付出努力,這與工會干部應有的擔當作為精神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