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檢察院加強作風建設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上的交流發(fā)言
同志們: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作風建設是我們黨贏得人民信任、凝聚奮斗力量的關鍵所在。對于檢察機關而言,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
在檢察院加強作風建設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上的交流發(fā)言
同志們: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作風建設是我們黨贏得人民信任、凝聚奮斗力量的關鍵所在。對于檢察機關而言,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既是堅守“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初心的政治要求,更是厚植黨執(zhí)政根基的實踐課題。今天,我們以“作風建設”為主線,結合檢察職能,共同探討如何以優(yōu)良作風筑牢檢民連心橋,為省會檢察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堅強保障。
一、溯源理論根基,在馬克思主義群眾觀中汲取作風建設的真理力量
作風問題的本質是黨群關系問題,這一論斷有著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淵源。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指明“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yè)”,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這一科學論斷,為無產階級政黨確立“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根本立場提供了理論基石,也深刻闡明了作風建設的核心要義——只有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確保黨的事業(yè)根基永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性質宗旨,決定了作風建設必須以人民利益為根本導向?!豆伯a黨宣言》指出,無產階級運動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這一鮮明立場區(qū)分了馬克思主義政黨與其他政黨的本質差異。對于檢察機關來說,堅持人民性是司法辦案的根本屬性,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檢察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通過強化法律監(jiān)督、規(guī)范司法行為,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以實際行動詮釋“檢察工作為人民”的理論自覺。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實踐拓展,為作風建設提供了方法論啟示。他強調無產階級政黨的力量源于人民、勝利依靠人民,同時尖銳指出官僚主義是脫離群眾的“最大危險”。這警示我們,檢察機關必須時刻警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滋生,堅決破除特權思想和衙門作風。要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教育引導檢察人員深刻認識“權力來自人民、必須服務人民”的本質屬性,始終保持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以優(yōu)良作風贏得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的信任與支持。
二、回望奮斗歷程,在檢民同心的實踐中感悟作風建設的核心要義
(一)堅守初心使命,夯實“一切為了人民”的政治底色。檢察機關作為黨和人民的“刀把子”,必須把人民對公平正義的向往作為永恒追求。要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執(zhí)法司法突出問題,持續(xù)開展專項監(jiān)督行動,嚴厲打擊危害民生犯罪,強化民生領域法律監(jiān)督,讓檢察工作真正成為守護人民權益的堅實屏障。通過辦理一批有影響力的民生案件,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以實際成效彰顯檢察工作的人民性。
(二)踐行群眾路線,構建“一切依靠人民”的工作格局。人民群眾是檢察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智慧源泉。要完善人民群眾參與檢察工作機制,拓寬群眾監(jiān)督渠道,充分聽取群眾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通過邀請人民監(jiān)督員參與案件評議、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等方式,讓群眾深度參與檢察決策和監(jiān)督,形成“檢察工作依靠人民、檢察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良性互動,不斷提升檢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強化作風錘煉,樹立“清正廉潔為民”的良好形象。作風正則民心順,民心順則事業(yè)興。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加強檢察職業(yè)道德建設,引導檢察人員嚴守紀律規(guī)矩,自覺抵制利益誘惑,以“零容忍”態(tài)度嚴懲司法腐敗,打造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檢察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