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學習心得體會:堅定文化自信走好發(fā)展道路認真閱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深刻感受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特別是拜讀了《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這一。
認真閱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深刻感受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特別是拜讀了《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這一專題中有關(guān)文化自信的部分闡述,不僅能感受到講話金句里的文化力量,更能體會到文化之于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性?!拔幕孕?,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薄皬V大文藝工作者要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薄皥猿种袊厣鐣髁x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時代的文化自信不僅要從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命脈里來,更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融入新鮮的血液,才能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文化正則個人正。文化猶如一個人的信仰,底子正、營養(yǎng)足、價值向上的文化根基,不僅能支撐起國家和民族的長盛不衰,更能孕育出優(yōu)秀杰出的人才。從儒家哲學的仁者愛人,以和為貴到一筆一畫都有講究的漢字文化圈,從鄭板橋竹石的“千磨萬擊還堅勁”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從精忠報國的岳飛到甘為人民樵夫的焦裕祿。新時代新形勢下的思想鑄魂育人,要拿出更多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的作品,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用心用情用功書寫人民的幸福生活。
文化強則民族強。加強文化創(chuàng)新,助推文化共享,才能堅定民族自信。從深藏于養(yǎng)心殿的文物移駕到博物館接受公眾欣賞,從故宮各類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走紅到云游故宮、數(shù)字多寶閣的火爆,從名人故里所有權(quán)的激烈競爭到通力保護與搶救下梁祝遺存的再放光芒,從各地美術(shù)館、博物館的通力合作為公眾獻上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到民俗、戲曲、曲藝等瑰寶頻繁亮相國際舞臺,中華民族的文化崛起已然成為不爭的事實。加快文化共享的創(chuàng)新方式,才能讓公眾在文化熏陶中堅定走好民族走向未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