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是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將。
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是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將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單列一部分,從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高度,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目標任務、重點舉措,為我們做好工作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是積極應對各類風險挑戰(zhàn),服務保障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的內在要求,是續(xù)寫兩大奇跡新篇章、有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舉措,也是主動適應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的客觀需要。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扎實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有效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努力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一、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國家安全篇,系統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維護國家安全、維護怎樣的國家安全、怎樣維護國家安全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系統全面、邏輯嚴密、內涵豐富、內在統一的科學理論體系,是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必須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
(一)準確把握核心要義??傮w國家安全觀的核心要義,集中體現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十個堅持”,即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堅持統籌發(fā)展和安全,堅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堅持統籌推進各領域安全,堅持把防范化解國家安全風險擺在突出位置,堅持推進國際共同安全,堅持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持加強國家安全干部隊伍建設。這“十個堅持”是我們黨對國家安全工作規(guī)律性認識的深化、拓展、升華,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新征程如何既解決好大國發(fā)展進程中面臨的共性安全問題、又處理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階段面臨的特殊安全問題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既有政治性、理論性,又有歷史性、實踐性。這其中,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是“根”和“魂”。要始終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定不移貫徹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負責制,完善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不折不扣把黨中央關于國家安全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二)準確把握大安全理念。當前,我國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在此背景下,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調的是大安全理念,主張國家安全是全面、系統的安全,是共同、整體的安全,涵蓋政治、軍事、國土、經濟、金融、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糧食、生態(tài)、資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人工智能、數據等諸多領域,突破了傳統的國家安全觀,并且還將隨著時代和實踐的發(fā)展不斷豐富。要始終堅持總體為要,注重從整體視角認識國家安全問題的多樣性、關聯性和動態(tài)性,構建集各領域安全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筑牢各領域安全底線。
(三)準確把握原則方法。針對全球化、網絡化時代背景下安全問題的內外聯動性、跨域傳導性、突變放大性等特點,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科學統籌作為國家安全工作的重要原則和基本方法。在黨和國家事業(yè)層面,強調統籌高質量發(fā)展和高水平安全,注重國家安全工作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各項工作的協同性,做到一起謀劃、一起部署,把國家安全貫穿到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在國家安全本身層面,強調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要統籌發(fā)展和安全,推動國家安全各方面工作統籌開展、協調同步,有效防范各類風險傳導、疊加。
二、全力抓好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重點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