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文旅活動推介會上的致辭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的風,帶著草木的清芬;今天的云,游弋在湛藍的天際;今天的我們,相聚在這方充滿詩意的土地上,只為赴一場與山水的約會、與人。
在全縣文旅活動推介會上的致辭
尊敬的各位來賓,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的風,帶著草木的清芬;今天的云,游弋在湛藍的天際;今天的我們,相聚在這方充滿詩意的土地上,只為赴一場與山水的約會、與人文的重逢。首先,請允許我以家鄉(xiāng)的名義,向遠道而來的各位嘉賓、文旅界的同仁、媒體界的朋友,致以最誠摯的歡迎!歡迎你們走進這片藏著故事與風景的土地——讓我們在晨露沾衣的茶園里,在暮鼓悠揚的古巷中,在碧波蕩漾的湖光里,共同翻開我縣文旅的動人篇章。
一、山水入畫,這里有渾然天成的詩意棲居
當?shù)谝豢|陽光掠過海拔1200米的青螺山頂,漫山的杜鵑便著了胭脂;當最后一滴秋雨墜入鏡月湖,層層疊疊的漣漪便暈染出山水的眉眼。我縣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大自然最偏愛的畫布,潑墨處是峰巒疊翠,留白處是溪水潺潺,皴擦處是田園阡陌,點染處是煙霞云霧。
峰谷之間,藏著天地的平仄。綿延百公里的蒼梧山脈,是大地書寫的磅礴詩篇。主峰“望仙臺”直插云霄,登臨絕頂,可見云海翻涌如萬馬奔騰,群峰隱現(xiàn)似蓬萊仙島,清代詩人李漁曾在此留下“到此方知天地寬”的驚嘆。而藏于深谷的翡翠峽,更是造物主的秘境——300米高的垂直飛瀑如白練懸空,10公里長的峽谷溪流清澈見底,每一塊被流水打磨的巖石都刻著光陰的故事,每一片在風中舒展的蕨類植物都帶著原始的呼吸。春可觀峽谷杜鵑映山紅,夏可戲清涼溪水覓螢火,秋可賞層林盡染漫山彩,冬可品霧凇冰掛琉璃世界,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河湖之畔,流淌著時光的韻律。128平方公里的鏡月湖,像一枚鑲嵌在大地上的藍寶石。湖面平靜時,藍天白云、青山綠樹皆倒映其中,分不清天上人間;微風拂過時,細浪追逐著湖岸,拍打出細碎的銀鱗;夕陽西下時,余暉將湖水染成金紅色,歸帆點點似浮動的剪影。沿湖而建的20公里生態(tài)綠道,是騎行與漫步的天堂,累了便可在臨湖的木棧道上靜坐,看水鳥掠過水面,聽漁歌飄向遠方。更值得一提的是湖中央的“白鷺島”,每年春夏,萬只白鷺在此棲息繁衍,羽翼翻飛間,構(gòu)成“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生動圖景。
田園之上,鋪展著生活的畫卷。在山與湖之間,散落著127個如珍珠般的村落。白墻黛瓦的徽派民居錯落有致,青石鋪就的小巷蜿蜒曲折,門前的老槐樹撐起濃蔭,屋后的菜園種著時蔬。春天的油菜花田像金色的地毯,夏天的荷塘飄著醉人的清香,秋天的稻田翻涌著金色的波浪,冬天的炊煙升起在黛色的山尖。在這里,你可以住進村民改造的民宿,清晨跟著阿婆去茶園采一捧新茶,午后坐在老祠堂的天井里聽一段非遺戲曲,傍晚和村民們圍爐而坐,嘗一口剛出鍋的農(nóng)家臘肉,感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詩意。
二、人文鑄魂,這里有穿越千年的文明回響
如果說山水是我縣的形,那么人文便是我縣的魂。這片土地孕育了璀璨的文化,從史前文明的篝火到近代革命的烽煙,從文人墨客的詩卷到民間匠人的手藝,每一處遺跡、每一個習俗、每一件文物,都是文明的密碼,等待著人們?nèi)ソ庾x、去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