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
同志們:
在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關鍵時期,省委舉辦這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充分體現了對年輕干部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厚愛。
在全省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
同志們:
在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關鍵時期,省委舉辦這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充分體現了對年輕干部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厚愛。今天,我代表省委,向參加培訓的各位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向辛勤耕耘在干部教育培訓戰(zhàn)線的同志們表示衷心感謝!借此機會,圍繞“堅定理想信念、提升能力本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這個主題,我講幾點意見,與大家共勉。
一、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做對黨忠誠的“接班人”
理想信念是立黨興黨之基,也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之本。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年輕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班。江蘇是革命老區(qū),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紅色基因早已融入江蘇人民的血脈之中。從雨花臺烈士的英勇就義,到淮海戰(zhàn)役的人民支前;從“開山島夫妻哨”的默默堅守,到抗擊疫情的眾志成城,一代又一代江蘇兒女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的忠誠、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作為新時代的中青年干部,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終身課題,常修常煉、信一輩子、守一輩子,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關鍵看是否對黨忠誠。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提高政治判斷力,善于從政治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始終保持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要提高政治領悟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黨中央精神,對“國之大者”了然于胸,始終胸懷“兩個大局”,不斷提升政治素養(yǎng)和理論水平。要提高政治執(zhí)行力,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做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
二、練就過硬能力本領,做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實干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年輕干部要勝任領導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領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領是理論素養(yǎng),要加強理論學習、厚實理論功底,自覺用新時代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觀察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當前,江蘇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面臨著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中青年干部要想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有所作為,就必須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本領,努力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
(一)要提升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能力。高質量發(fā)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江蘇作為經濟大省,在推動高質量發(fā)展上肩負著重要使命。中青年干部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fā)展格局,圍繞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深入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yè)體系,扎實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新成效。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制約高質量發(fā)展的瓶頸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找準癥結所在,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要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青年干部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始終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善于做群眾工作,學會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政策,用群眾易于接受的方法化解矛盾糾紛,不斷提高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
(三)要提升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fā)展進入戰(zhàn)略機遇和風險挑戰(zhàn)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江蘇作為開放大省,面臨的風險挑戰(zhàn)更加復雜多樣。中青年干部要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挑戰(zhàn)做到心中有數。要加強風險監(jiān)測預警,及時發(fā)現和識別各類風險隱患,做到早發(fā)現、早預警、早處置。要提高應急處突能力,完善應急預案,加強實戰(zhàn)演練,確保在風險挑戰(zhàn)來臨時能夠迅速反應、有效應對,切實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做攻堅克難的“奮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