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原創(chuàng)投稿,僅供學習參考,請勿照搬照抄!做一名實干擔當?shù)暮细窀刹?mdash;—專題黨課講稿 同志們:根據要求,今天由我圍繞如何“做一名實干擔當?shù)暮细窀刹?rdquo;,講一堂專題黨課,既是加強黨規(guī)黨紀教育。
——專題黨課講稿
同志們:
根據要求,今天由我圍繞如何“做一名實干擔當?shù)暮细窀刹?/span>”,講一堂專題黨課,既是加強黨規(guī)黨紀教育,加強作風建設的規(guī)定動作,也是想借此機會,和大家交流近幾年來,自己的一些思考。主要講三個問題。
第一,黨風黨紀、作風建設問題,為什么要鍥而不舍、常抓不懈。
理解這一問題,我認為,一方面,要從歷史的角度看。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作風建設,黨的事業(yè)每前進一步,黨的作風建設就推進一步。比如“三大法寶”、“三大作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毛主席當年提出“為人民服務”時,有人說字數(shù)太少了,我們黨根本的宗旨怎么用五個字概括呢?毛主席說超過10個字普通群眾就記不住了,五個字少了,那我再加四個字,就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毛主席對黨的宗旨的凝練,應該說是非常獨到的。十幾年前,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是針對包括黨員干部在內的全體公民“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高度凝練;習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等,則是針對黨員領導干部行為準則的高度凝練,可以說是對黨的優(yōu)良作風的忠實傳承。另一方面,要從從宏觀發(fā)展形勢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成就舉世公認,但面臨的問題也很嚴峻。習總書記在任職后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就說到: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zhàn),黨內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fā)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這些問題有一個思想作風的根源,就是“嚴”和“實”不夠,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失之于虛。應該說,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再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正風肅紀始終保持高壓態(tài)勢,“四風”得到遏制、作風持續(xù)好轉,但廣大干部群眾最擔心的是問題反彈、活動一陣風,最盼望的是保持長效、常抓不懈。這里有一組數(shù)據:2019年,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立案審查調查中管干部45人;全國紀檢監(jiān)察機關立案審查調查61.9萬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8.7萬人,涉嫌犯罪移送檢察機關2.1萬人。全國共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3.8萬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2萬人,涉嫌犯罪移送檢察機關4900余人。這表明不正之風并沒有銷聲匿跡,頂風違紀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仍有個別黨員干部不收斂不收手、甚至變本加厲;這就是為什么,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把作風建設良好的態(tài)勢保持和發(fā)展下去,使好的作風成為黨員干部的思想自覺和行為習慣;這也印證了習總書記強調的那句話:“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必須抓常、抓細、抓長,持續(xù)努力、久久為功。”
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要時刻繃緊作風建設這根弦,嚴字當頭、實字打底,絕不能在作風建設上有任何抵觸情緒,有任何僥幸心理,有任何松懈狀態(tài),盼著有朝一日緊繃的弦松一松,回到以前優(yōu)哉游哉的老日子。
第二,深刻認識、時刻警醒作風問題的具體表現(xiàn)和嚴重危害。
近年來,我們大力加強黨員干部思想作風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仍有極個別人頂風違紀、改了又犯,“不能”“不想”的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這里,和同志們作一下分析。一是信仰信念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黨性不強,信念不牢,宗旨淡漠,貪圖享受,道德失范。有的覺得信念是空洞的說教,看不見、摸不著,虛無縹緲,沒有筑牢堅定的信仰,面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思潮和現(xiàn)象容易動搖;有的是非觀念淡薄,正義感退化,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不道德行為不愿不敢挺身抵制;有的門好進了、臉好看了,但事情還是難辦,不吃請、不收禮了,卻找出種種借口磨磨蹭蹭不給辦事;有的工作多做一點就覺得吃虧,待遇稍差一點便滿腹牢騷;有的生活上高標準,工作上低標準。二是用權不嚴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以權謀私,本位主義,法治淡化。有的辦事原則不強,“看人下菜碟”,張三來了這樣辦,李四來了那樣辦,逼著群眾到處找門路、托關系;有的凡事先考慮部門和小團體利益,考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自己單位有利可圖、能帶來好處的事就爭著干,沒有好處的就往外推;有的對上級政策執(zhí)行打折扣、搞變通,合意的就執(zhí)行,不合意的就不執(zhí)行。三是紀律規(guī)矩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紀律意識不強,嚴人寬己,作風散漫,甚至頂風違紀。有的紀律觀念淡薄,工作該請示的不請示,該匯報的不匯報;有的在單位找不到人,在基層也找不到人,游離于組織管理之外;有的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眾,不該說的亂說,不該去的地方亂去;有的庸懶散等。四是作風漂浮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不求作為,不動腦筋,不肯學習,浮在面上。有的抱怨“為官不易”“官不聊生”,沒有了干勁;有的嘀咕“束手束腳”,丟了精氣神;有的吐槽“多干惹事、不干沒錯”;有的對本職工作不懂行、不在行、不內行;有的學習緊迫感不強,仍習慣于“吃老本”,不愿學、不善學、不勤學、不深學、不真學;有的習慣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搞調研流于形式,蜻蜓點水、走馬觀花,看不到問題,提不出對策。五是落實不力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境界不高,勁頭不足,效率不快。有的思想不夠解放,思路跟不上時代,工作缺乏開拓性;有的眼界不寬,缺乏信心,習慣于自己與自己比;有的工作標準不高,缺乏競爭意識,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拿不出實招硬招,創(chuàng)不出特色亮點;有的遇事“難”字當頭,遇難“退”字當先,碰到矛盾和問題要么東閃西躲,要么“擊鼓傳花”,搶著做易出政績的事情,不愿做艱苦細致的工作;有的對要求部署的工作不是馬上辦、立即辦,而是拖拖拉拉,推一推動一動,甚至推而不動;有的光部署、不落實,對工作推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發(fā)現(xiàn)不及時、督導不及時、解決不及時;有的缺乏釘釘子精神,干工作三分鐘熱度,前緊后松,虎頭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