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查擺問題清單和整改措施
按照縣委工作部署安排,結合本職崗位實際、縣域教育發(fā)展情況以及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行為表現,本人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從思想認識、工作作風、責任落實、廉。
2025年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查擺問題清單和整改措施
按照縣委工作部署安排,結合本職崗位實際、縣域教育發(fā)展情況以及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的行為表現,本人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從思想認識、工作作風、責任落實、廉潔自律等維度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和深刻反思。
一、存在問題剖析
(一)調查研究不夠扎實,形式主義痕跡明顯
調研工作缺乏深度,針對性不強。在前期準備環(huán)節(jié)投入不足,對基層學校實際困難掌握不精準,部分調研存在”走過場”現象。2024年秋季學期開學調研工作中,提前告知學校準備相關匯報資料,考察路線及點位由學校方面事先規(guī)劃,未能隨機走訪偏遠地區(qū)教學點,致使對教師周轉房建設情況、留守兒童課后托管服務等實際困難了解不夠全面。調研成果轉化率偏低,跟蹤問效機制不夠健全。工作中存在”重調研、輕落實”的傾向,未能構建完整的閉環(huán)管理體系。2023年針對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編制短缺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后,僅向縣委編辦提交了相關報告,未持續(xù)跟進編制動態(tài)調整方案制定工作,導致部分農村學校教師缺編問題至今未能有效解決。
(二)會議活動統(tǒng)籌不力,基層負擔較為沉重
會議數量偏多,質量參差不齊。以會議貫徹會議的情況仍然存在,部分會議議題重復交叉、議程過于冗長,缺乏實質性討論環(huán)節(jié)。2024年第一季度召開的校園安全工作會議,因前期準備工作不足,將”防溺水安全”“食品安全管理”“校車安全運行”等多個專項議題合并召開,導致單個議題討論時間有限,基層學校普遍反映”重點不夠突出、措施缺乏具體性”?;顒诱辖y(tǒng)籌不夠,基層工作負擔較重。對各類創(chuàng)建評比、檢查驗收活動缺乏有效整合,存在多部門分散布置、重復考核的情況。2023年在迎接”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綠色學校建設”“平安校園評估”等多項創(chuàng)建工作驗收時,要求各學校準備多套臺賬資料,部分內容需重復填報,無形中增加了教師非教學工作負擔。
(三)文件簡報質量不高,政策落地效果不佳
文件質量整體不高,存在”簡單轉發(fā)”現象。部分文件缺乏針對本地實際情況的創(chuàng)新思考,多為上級文件直接轉發(fā)或政策條款簡單復制,結合縣域教育實際的具體措施較為匱乏。在落實”新課程標準”改革要求過程中,印發(fā)的《縣域中小學課程實施指導意見》中,約八成內容為上級政策原文照抄,對農村學校師資薄弱、校本課程開發(fā)能力不足等實際問題,未能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簡報信息”含金量”不足,存在”重數量輕質量”的傾向。局機關內部簡報種類過多,部分簡報內容流于工作動態(tài)的簡單堆砌,缺乏深度分析和典型經驗總結。《教育工作簡報》每月印發(fā)四期,其中六成內容為會議報道和領導活動記錄,對”集團化辦學改革”“縣管校聘制度實施”等改革試點的成效分析不夠深入,對基層學校借鑒意義有限。
(四)公務活動管理不嚴,資源配置較為粗放
公務接待標準把控不嚴,存在”小節(jié)失察”情況。對公務接待工作細節(jié)管理不夠嚴格,存在超標準接待、陪同人員過多等問題。2024年3月接待市教育局督導組期間,因考慮”工作銜接需要”,安排局機關中層以上干部10人陪同就餐,超出規(guī)定接待人數標準;在安排調研用餐過程中,偶爾存在菜品剩余較多未及時打包的情況。項目建設和資源配置中存在”粗放管理”問題。在教育項目實施過程中,對資金使用的精細化管理不足,存在重復建設和資源閑置現象。2023年實施的”農村學校多媒體設備更新工程”中,因未充分調研學校實際需求情況,部分山區(qū)學校接收的設備與教學場地條件不匹配,導致設備閑置率達到15%;在圖書采購工作中,存在部分圖書內容重復、不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問題。
(五)服務意識有待增強,改革創(chuàng)新魄力不足